[走。去英國] I’d rather be anything but ordinary.

當我在東邊想著西方國家到底長什麼樣子,而親身來到西方的時候,仔細看看四周,其實沒有什麼不同,每個人都一樣在為自己的生活過日子,無論天氣如何、吃的東西口味、嘴裡講出的語言以及彼此交換的眼神,我們都一樣在過日子,早上起床上班上學,傍晚下課買菜煮飯,晚上打打電腦熄燈睡覺,日復一日。最近跟了幾個朋友聊天,心理有一些小小的感想,歐洲國家的朋友因為彼此實在是太靠近了,天涯若比鄰,到另外一個國家買菜或著是周末出遊,完全是習以為常的事情,我們在台灣常會為自己能夠搭飛機「出國」感到興奮跟雀躍,因為我們就是一個四周環海的島,任何地方對於我們來說都是新鮮感十足。

 

在我們好奇西方國家樣貌的時候,西方人也同樣在往東邊張望,到底跨過太平洋還有洲與洲的邊界的世界,長什麼樣子?我想他們比我們更難想像,東方不是用英文字母拼湊出來的語言,周遭也不是金髮碧眼的陌生人,當西方人在餐館拿著筷子夾菜的同時,絕對想不到原來東方比他們想像中的更為先進。有好多時候我都想要直接讓他們看看台灣長什麼樣子,不只是用食物照片介紹,而是用我們的日常生活讓他們了解,都市的生活極端的緊湊繁忙,大自然的地區又悠閒地像一幅畫,我想,反差這麼大的地方就是東方國家了吧。

 

我問外國朋友,你離開家工作這麼久,你的家人不會寂寞嗎?他們總是回答不會啊!我的家人就在距離我一兩個小時飛機的地方,要常常回家完全不是問題;或著是,父母自己都會照顧得很好,我們不需要太操心。這幾種回答都讓我不知道該羨慕還是訝異,以前的我常常會想著有一天也可以在國外自由快活的工作,不過家人也是心上一塊不知道該怎麼放置的重量,雖然到現在也還是這麼想著試試看國外的工作,不過來到英國的這幾個月過去後,發現我現在也就是在過生活,正常的過生活,沒有什麼特別的不同。

 

晚上剛好轉到Avril Lavigne的這首歌 Anything but ordinary,我喜歡這首歌的信念,因為自己也是抱持這樣的想法一路過來的,雖然沒有很瘋狂的作為,但是也是一路戰戰兢兢,在各種可以跟不可以之間猶豫了好久,才走到現在這一步。有時候會懷疑自己到底活得夠不夠努力,當我問自己這個問題的時候,再去回想的時候,就會很確定的告訴自己,你很努力了,比你所擁有的天分和自信還要努力。但是到底要如何be anything but ordinary? 現在還在繼續摸索,我只知道自己最最最最討厭踏上其他人為我鋪好的路,要走的路就自己開啟就好,要轉彎往反方向走也都是我的決定,凡事自己做主,走錯了也絕不埋怨他人,不後悔地做任何一件事情,這是我的終身信條。

 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