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一群熱愛美食的朋友,一同齊聚在電影院看著講述著米其林餐點的電影,也許再也沒有比這個更享受的事情了!
謝謝OPENRICE的用心舉辦這個活動,也謝謝頂呱呱贊助餐點讓我們可以一邊享用餐點一邊看帥帥的Bradley Cooper發飆XD (可惜餐點冷掉了Q_Q)
=====================以下為電影心得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在看這部戲以前,請先想想以下事情
- 如果你看到美麗的菜餚端上桌會有想哭的衝動,請看這部電影
- 如果你看到帥氣的主廚會破口大罵也不介意,請看這部電影
- 如果你想看高級餐廳中廚房的真實畫面,請看這部電影
- 如果你想看一部吃到飽的電影,那請看別部
亞當瓊斯在劇中提到:「你覺得廚師為什麼要做料理?」
海倫娜說,料理是可以帶給人心靈慰藉、感動的東西。
中華一番的小當家說,料理是帶給人們幸福的東西。
亞當瓊斯說,我做的料理,不只是填滿人空虛的胃,而是會讓人殷切的懇求我上菜,迫不及待我端上桌。
對亞當來說,端上桌的料理不能只是「好」、「很好」,必須是「完美」。
不完美的東西一律不准上桌。在這部戲裡面很有趣的一件事情是,亞當並不會濫情地表示做料理要用愛,而是快狠準的表現料理技巧跟專業知識,完全沒有廢話,不過Fuck倒是沒有少掉XD
看著亞當在廚房裡咆嘯摔盤子,完全就是重現地獄廚房裡的Gordon Ramsay,讓我不禁聯想:難道西方國家的廚房文化就是如此激進嗎?(還是說其實東方也是?)說到底,其實就是專業的人都會有所堅持(或有人稱之為”自私的熱情”),而那個堅持就是讓自己不斷向「神的領域」邁進的捷徑。藝術家會歇斯底里、老闆會歇斯底里、當然廚師也會歇斯底里,因為他們為了捍衛自己的理念而從頭歇斯底里到尾,而這樣的理念帶領他們到了不同的境界。
『胡椒應該先烘烤過再研磨;檸檬加得太多。』
真正內行的人是可以吃出料理的「過程」,而不只是吃「結果」。
可惜我還沒有辦法到這個境界,我只是一個喜歡寫寫食物日記的小部落客,看到美味的食物會讓我感到興奮與感動,無論是熱氣蒸騰的港點、如絲綢般滑順的義大利麵、濃厚香氣的印度咖哩,我總是很慶幸我的幸福感都來自於這些美好的食物。只要能夠吃到好吃的東西,我就可以覺得滿足。
什麼時候可以從吃東西(吃結果)到可以去吃內在(吃過程),無論是小吃或是餐廳料理,我都會期待每一次的享用心情。
引用一下別的文章的話:導演最後為這次的拍攝經驗下了結論:
「廚房,就是你要不就是很愛,不然就是迫不及待想逃離的地方。」
其實說穿了,這是一部和「廚房」有深沉連結的電影,如果你愛廚房,你就會喜歡這部電影,對於現在的我,廚房是個恰恰好的存在,所以這部電影也是個恰恰好的存在:)
最後來張當天的大合照囉!
〓Facebook 粉絲專頁~Lya Lin takes a walk〓
chih chih
2015-10-26 at 10:18 下午好久不見啊啊!! 你也很勤奮繼續寫文誒 我最近也努力記錄我的這一年英國生活
話說這部電影看起來真的很好看捏!!! 我也好愛美食 看到食物都好興奮都想要把他們全部畫下來XDD
版主回覆:(10/31/2015 10:05:09 AM)
嘿嘿! 好久不見! 期待你的英國日誌唷 😀